麻花星空mv

新闻中心
首页 /  教学项目 /  MTA /  新闻中心 /  正文

暂离钢琴 轻谈音乐

编辑者: | 发布时间:2018-05-11


  

就连有节奏的击掌 都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音乐 总是如此 深具魔力

 

应管理学院专业硕士中心之邀,59日晚,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舒华教授出席了群贤二204,为我院的学生们带来一场题为《音乐与我们的关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专业硕士中心主任蔡舜教授主持。

基于学生们刚用餐完毕,陈舒华教授以餐厅音乐作为演讲开头,凭着广博的见闻、幽默风趣的言语,仅用一个简短的暖场便拉近了学生们与古典音乐的距离。而学生们也通过与音乐大师零距离的接触,更全面地认识了音乐的各种形式及如何更专业地欣赏它们,并同陈舒华教授一起现场感受音乐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于生命、生活的意义。

“无用之用 方为大用“ 

 “实用的学科让人看得清摸得着,学习之后你很明白自己得到了什么。”陈教授打趣说:“和它们比起来,音乐看似‘无用’。可就是这‘无用之用’,才是最大的用处。乐和我们的人生有着莫大的联系,并能成为你获得有用果实的强大推动力。”

他以爱因斯坦为例,从物理学、数学、建筑学等角度谈音乐中理性与感性、视觉与听觉间的思辨关系。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以约翰·凯奇的无声音乐作品《433秒》为模板,现场做了个互动的小实验,让学生们明白,音乐就像个生命体,同我们一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古人在教育方面对琴棋书画的重视,赞赏古人们高山流水的人文情怀,以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庄子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能够领悟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往往大都没什么用,比如爱情、信仰、意志力、信心与勇气等等,那些能够在灰黯时刻拯救、安慰人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是没有用的,但往往到最后,它们才是人生的珍宝,并经得起反复的追求。而很多时候,人生也本就不是拿来用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才明白,音乐亦是如此。

“懂生活 从欣赏音乐开始“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往往被认为是感性的。但追根溯源,音乐最原始的样子,是以具体数字所呈现的理性。比如乐谱中的音高、节奏、速度、强弱、线条等音乐符号,比如乐器演奏所涉及到的诸多声学知识等,特别是古典音乐,蕴含了更多的理性艺术。以交响乐团为例,如果台上的指挥家被热情所牵引,一没了章法,指挥棒下的那些演奏者就会更乱,而另一方面,有条不紊的演奏一首作品,也说明了人类能够在感性与理性间驾驭那一微妙的平衡。

作为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音乐在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文化交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如何欣赏音乐?陈舒华教授主要从节奏与旋律、和声、力度与色彩、织体与形式,以及风格这五大方面给学生们作了具体的讲解。

对于节奏、旋律和和声,陈舒华教授结合了钢琴演奏中最重要文本依据——乐谱,提出,钢琴乐谱的解读不仅是演奏者将音乐文本中所看到的具体音乐符号转化成听众现实可闻的音响,更是在对以上各方面因素进行理性认知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艺术风格及作品创作意图的准确判断后,进行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二度创作。因而,对听众来说,通过故事和背景介绍是欣赏音乐的初阶方式。

谈及力度与色彩,陈教授用黑白相片作了比喻。为什么在彩色照片大行其道的今天,黑白相片依然深受喜爱?原因就在于黑白之间的灰色是一种无穷尽的变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而音乐本身,亦是如此。

在织体与形式方面,他则主要讲述了曲子本身错综复杂的肌理。为什么交响乐时间这么长,却能让无数人沉醉其中?原因就在于其内在的组织结构,而这需要学生们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感受,方能发现其奥秘所在。

除了学习如何欣赏音乐,陈舒华教授还建议学生们对音乐的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他以古典音乐为例,介绍了古典乐的五大时期:早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并指出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性,分别列举了这叁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其作品的风格特点,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在视听觉与思考方面,对音乐有自己的敏锐度,更好地感受音乐世界的缤纷多彩。

会“弹”亦要会“谈”

 

讲座最后,陈教授特别为大家介绍了国外音乐会的各种形式,并结合当前我国音乐会的现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为大家普及了音乐会礼仪的由来及出席时应注意的事项。

早在2011年,陈教授受邀回家乡泉州给正在学钢琴的孩子们开讲座时,就提到“我国培养了少数高精尖的音乐人才,但国民音乐素质并不高,所谓的音乐强国,不是只注重金字塔顶端的那块,而是要看基座有多大。”他认为,音乐与体育一样,想要成为音乐强国,就要提高全民的音乐素质。因为音乐素质,才是开启音乐大门的金钥匙。

陈舒华教授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例子为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音乐,并告诉学生:“音乐无处不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借‘无用’之力丰富、推进我们的人生。学生们受益匪浅的同时,也特别期待能够有机会再见到陈教授,赏其流芳琴韵,以一睹大师风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