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星空mv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信息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18年管理学院研究生暑期学校课程之“营销与运营界面研究” ——以专业化水平、职业化态度做顶尖学者

编辑者: | 发布时间:2018-07-16

 

2018624-26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刘云川教授讲授营销渠道与运营管理相关领域的课程。刘教授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诙谐风趣的表达方式和高屋建瓴的学术思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学术的启迪。

刘云川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市场营销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终身教授,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刘教授作为美国知名的华人营销学者,是零售业、流通渠道、产物策略和定价策略方面的专家,曾有多篇文章发表在《Marketing Science》和《Management  Science》等顶尖期刊上。刘教授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学者,还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在MBA和博士生教学方面非常出色。他每年都名列伊利诺伊大学的优秀教师名单,2013年毕业的伊利诺伊大学MBA学生将他评选为年度教授最终候选人。此外,刘教授也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中国高校合作的积极推动者,目前正在开展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国内高校的若干合作项目。


   短短三天,刘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多年实践经验和宏观的思维视角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学术研究的哲学化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做研究、做什么样的研究以及用怎样的技巧和心态加快自己做出研究成果的步伐。

 

一、做研究,我们是认真的:以专业化水平、职业化态度要求自己

刘教授在第一堂课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风格的差异,国内学者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和职业化水平来应对国际学术竞争。而专业化能力和职业化水平可以理解为在研究思维上的目标导向和适应行业规则。以网球运动员为例,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专业化的基础训练和职业化的规则导向。每一次发球、每一个落点都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模拟,每一场赛前训练都会根据赛制规则的变动进行针对性的设置。

对比来看学术界,目标导向是指以文章发表为目标,甚至以目标期刊的研究问题为导向进行学术研究,职业化训练是指以学术界最标准的要求精炼自己的问题描述、模型构建、文章表达等,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反观许多国内学者的确存在“清高”和“盲目”的研究状态,即便自身不能够做到完全的职业化,也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对手是怎样的心态和姿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职业学者,往往能够瞄准编辑和期刊的精准需求,引领热点领域,作为学术界的风向标。为了提高职业化水平,刘教授认为同学们应该更加重视社论,因为社论往往体现了期刊的纲领,换句话说,从社论中我们可以找到编辑的需求,以期刊需求为导向,并配合以专业的研究水平,就可以避免因投石问路产生的资源和精力的浪费。

专业学者,在文章书写方面字字见功力。刘教授用叁个小时的时间逐字逐句地剖析了摘要的重要性和摘要的写作方法。摘要作为文章的第一印象,可以全面展示作者的研究功底和写作水平,甚至直接决定文章的审核结果。刘教授告诉同学们,在摘要的逻辑结构、概念界定、词汇运用等方面都要反复斟酌,做到惜字如金,最大程度地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贡献。

二、学会寻找“白猩猩”:逆向思维能力很重要

刘教授先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1966年,一只白色雄性大猩猩在非洲西部国家赤道几内亚大陆地区西北部的尼科河流域被发现,后来被送往巴塞罗那的物种培育及试验研究中心。很快这只百年难以得见的白化大猩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雪花”。虽然“小雪花”是因为白化病而通体发白而后也死于皮肤癌,但“小雪花”的出现足以成为巴萨罗纳市的一个象征,也给医疗领域留下珍贵的资料。

刘教授化用“白猩猩”的故事形成了“白猩猩”理论,告诉同学们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形成逆向思维,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批判性思维,即勇于挑战权威并敢于发现反常规的结论。他认为,一个听话的学生是做不好研究的,因为无法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观点就无法在学术领域有创造性的认知和发现。在看文献的过程中要带有批判性的思维,而这个过程就是寻找白猩猩的过程。



叁、宏观视角看文献:追溯研究脉络

在后两天的授课中,刘教授采用了主题文献阅读与讨论的方式,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4-5篇文献。在文献的交流中,不难发现每个专题的文献都具有清晰的时间线和发展脉络,这对同学们的文献阅读方法有很大的启迪。刘教授要求同学们在分享文章内容之前需向大家说明文献发表的时间以及时代背景,用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观点。与其把文献当成一个孤立的理论,不如将其串联起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故事来读,这样不仅使文献阅读变得更加有趣,还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出研究发展中的缺漏和不足。

在第四个专题中,刘教授用纵跨20年历程的四篇文献为同学们呈现了一段传奇的故事。1983年学术界的一位大牛级别的学者在国际顶刊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文章,然而却在短短4年后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不留情面地指出了文章不严谨之处。一年后,这位学术大牛被迫发出声明同意了这位年轻后生的观点,但此后的长时间里两位学者的关系一直十分微妙。直至2004年一篇新文章的出现,解开了学术大牛多年的心结。此时的学术大牛已经成为了期刊主编,这篇文章在有突出贡献的同时有力支持了学术大牛的观点,因而在短短9天内被接收。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刘教授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个故事中学最后一个学者能够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做到充分的追溯,把一个研究课题的研究历程剖析出来,也许就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术界不存在永远的真理,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认识到自身研究的局限性才能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经过三天充实有趣的学习,同学们在最后一堂课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大家都非常喜欢刘教授的授课方式和人格魅力,不少同学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做一个像刘教授一样风格的老师。刘教授也表示三天的授课过程非常愉快,能够看到国内的同学们一点一点放开束缚,积极地进行课堂交流,他感到非常满足和欣慰。他还希望国内的学生能够更加释放自己的天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中国学者跻身国际顶尖学者之列。

                                     (撰稿:史维娜  管理科学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